Page 35 - 雙蓮兒童180期
P. 35
二、牛久小學校學習的風景:
我們到達的時間正好是他們第一節下課時間,雖是下課時間,但仍非常安靜
的氛圍,這並非日本小學的特點,而是因為實施學習共同體之後,孩子們在課堂
上有深刻的思考之後,下課就不會心浮氣躁。因此我們從學生的聲音就可以知道
他們學習的深度如何。在大竹校長簡單的歡迎式之後,我們緊鑼密鼓的開始一個
早上的參訪行程。
(一)一年級國語教學:
首先看到的是最可愛的一年級,他們今年四月才入學。座位的安排為
ㄇ字形,讓學生有緊密的互動。這節討論關於交通工具,老師發下消防車
的學習單。老師先帶學生朗讀一次,老師一句,學生一句,內容是關於消
防車的描述。讀完之後,老師請學生自己再讀一次,找出敘述消防車功用
(やくめ,yakume)的句子,然後用や標記在句子旁。在一邊讀的同時,
孩子們很自然的形成兩兩對話,他們才小一,這篇文章對他們來說是長
的,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並不容易,但老師並沒有給他們任何的提示,只是
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。經過了一分鐘的討論,老師聽到小組中有人喃喃自
語說:「還是不懂」。這時,老師請學生到黑板前面席地而坐,形成一個
非常緊密的隊形。老師輕聲的說:「請你把不會的事情告訴我們,希望你
能將不懂得地方安心的說出來,因為你的不懂就是我們的寶物。」。其中
一個學生說:「やくめ(功用)和ために(為了)不懂。」這時老師把聲
音降得更低,目的希望他們能有更深刻的討論。老師問大家說:「那有沒
有人知道他不懂的地方是什麼意思呢?」這時老師讓學生朗讀一次上回學
過的課文,提示他們文中有ために(為了)這個詞。當學生讀完後,就有
人想到ために(為了)的意思。老師這時將やくめ(功用)和ために(為
了)結合,問學生說,哪やくめ(功用)是什麼意思呢?就有學生回答
說:「就是交通工具能做到的事情。」老師回答說:「我跟你想的是一樣
的。那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剛剛講了什麼呢?」這反覆了五次,讓我們
看出這個老師非常會製造聆聽的環境,並且不斷在串連學生的學習。學生
發表完之後,老師並沒有明確的結論,就讓學生回到座位完成學習單。在
這樣似懂非懂的情況,學生感覺到有挑戰性,學習動機也最強。
是因為老給的題目夠有趣,也夠有挑戰性,所以學生能夠展現非專注
與沉靜的心理狀態,完全不受到那麼多外賓的影響。另外他們對於兩個兩
個對話的方式相當熟悉,所以當他一有問題就開始輕聲細語的和旁邊的同
學展開對話,這個就是學習共同體中強調的,老師要讓每學生都思考,並
且在每個學習瞬間都沒有一個人落單的理念。
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