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 - 雙蓮兒童180期
P. 37
三、牛久小學校做為他山之石:
(一)注重學科本質的教學取向:
在實施學習共同體的過程最常聽到的疑慮就是進度教不完怎麼辦?當
看過日本的教材之後,我們發現他們並沒有因為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而減少
課程的份量,這個秘訣就在於教學重點的確立。而這樣的教學重點必須符合
該科目的學課本質。舉例來說,高年級的語文課應該著重於文意的深究而非
字詞的理解;社會科著重的是相關數據的運用與分析而非單純的記憶背誦;
而數學則強調觀念的建構及解題策略的產生而非機械式的解題練習。
(二)注重聆聽思考的學習氛圍:
老師的角色也有所改變,從一個課堂的表演者轉變成學習的編織者,
老師不再口沫橫飛的介紹著教學的產品,而是精心的佈題,細心的聆聽孩子
們的對話,找機會串聯孩子們的學習,進而編織出更深刻的學習體驗。因此
團體討論的座位安排的相當緊密,當一個人在發言時,所有學生更是用他的
眼神專注聆聽。老師不再是生產線的工人,緊盯著每個零件是否裝配完全。
重要的是學生是人,不是機器,要看重他思考了多少勝於學了多少。
培養孩子在團體中能夠安心的把疑問說來,被問的同學要有耐心的理
解同學得問題,這樣的訓練也使得孩子能夠聆聽和思考。
(三)注重美感細節的生活環境:
進到室內,從鞋子的擺設方向、各個角落的情境佈置、用餐的方式
中,均呈現出對美感和細節的要求。以教室佈置為例,他們非常重視學生作
品,因此處處張貼著學生在圖工課完成的畫作。你很難相信,這些優秀的作
品是出自導師的指導,可見導師本身也要有相當的美學素養。另外最令人驚
豔的是營養午餐。學校備有餐盤和碗盤,將飯菜分開盛放。食材及作工也比
較細緻,使得營養午餐不僅只提供營養,更是味覺和視覺的饗宴。
(四)注重互信互惠的同僚關係:
一個制度的成功有賴老師同心協力朝向共同的目標邁進,所以不只是
學生形成學習共同體,老師之間也需要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,透過同學年
的關懷與協助,使老師不會自己一個人在教室的孤島上孤軍奮戰。此外,
校長在學習共同體的實踐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大竹校長私下表
示:校內的老師需要接受評鑑,但非紙本檔案的評鑑,而是校長透過不斷
的觀課來評鑑。因此校長和老師必須建立互信的關係,才能使學習共同體
日趨完善,邁向永續發展之路。
36